礼崩乐坏四个字,学文科的我很熟悉,毕竟历史书讲到春秋战国,语文书讲到《论语》,都会有所涉及,但我可能一直不太明白这四个字代表的是怎样的一种改变。

《论语·八佾篇》曾说到: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八佾,八八六十四人的乐队,天子之乐,作为正卿的季氏,按照周礼,只能用四佾,用八佾实为僭礼。

这是我对于礼崩乐坏四字最深刻的了解,礼,是一种森严的等级制度,然后易中天的《青春志》告诉我,远不止如此。

以战争为例。

我想,在礼还未崩溃的春秋,战争应该很少死人。
《青春志》里面说到:

礼,比胜负更重要。

讲礼仪,就讲规则。第一条,不斩来使。使节无论职位高低,任何时候都神圣不可侵犯。第二,不以阻隘。就就是不在险隘的地方阻击敌人,一定得在开阔地带堂堂正正决战。第三,不鼓不成列。就是对方阵势摆好之前,另一方不能击鼓进军。第四,不重伤。就是格斗的时候,不能让同—个人重复受伤。如果对方已经受伤,不管伤在哪里,都不能再来第二下,应该让他回去治疗。第五,不擒二毛。就是不能俘虏花白头发的人,应该让他回去养老。第六,不逐北。就是敌人败退时,不能追。追也可以,五十步为限。所以在春秋,五十步是可以笑一百步的。因为跑五十步就安全了,你跑一百步干什么?

《青春志》也告诉读者,春秋时期的战争只有贵族有资格作战,卒(平民)只参战但是不作战。

春秋时期的战争作战的都是贵族,贵族人数不多,又有自己的贵族精神和君子风度,守礼而行,于是春秋在我心中成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年代,那时的战争,死伤应该远远少于后世。

越读历史,越发现自己不了解历史,易中天将西周、东周到春秋的这五百多年称为我们民族的少年时代,那个时代有杀身成仁的刺客,力挽狂澜的使节,忠贞不二的臣子……节气二字,在字里行间被显露得淋漓尽致。

世上有多少人不畏死贪生呢?能被写进这本《青春志》里面的人,大多都能做到这一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时听来是等级与愚昧,现在看来,更多的是景仰与敬佩,毕竟赴死已经很难了,我却读到了在承诺与大义之下面目全非的自戕(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