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上半年最后一天的最后一个小时,打算写到下半年第一天的第一个小时。

2020的这182天,不单单只为索隐钩沉,也多次“于无声处听惊雷”,被震撼也被安慰。

想回忆一下读这些书时的感觉,写给以后的自己也写给每一个能看到这篇文章的人。

《灿烂千阳》卡勒德·胡赛尼;《许三观卖血记》余华;《王阳明心学》周月亮《平凡的世界》路遥;《看见》柴静;《撒哈拉的故事》三毛;《百年孤独》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了不起的盖茨比》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张宏杰;《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米兰·昆德拉;《月亮与六便士》毛姆;《阿Q正传》鲁迅;《鼠疫》加缪;《小妇人》露易莎·梅·奥尔科特;《安娜·卡列宁娜》列夫·托尔斯泰;《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塔拉·韦斯特弗;《霍乱时期的爱情》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人生海海》麦家; 《局外人》加缪;《青春志》易中天;《杀死一只知更鸟》哈珀·李; 《白夜行》东野圭吾;《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保罗·柯艾略;《1984》乔治·奥威尔

《灿烂千阳》

是我今年翻开的第一本书,阿姐推荐的,她送我的那本不知道被我放去哪里了,于是又买了一本,之前胡塞尼写的《追风筝的人》在大学也读过,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印象深刻,但是相比之下这本书更让我动容一些,主角是两位阿富汗的妇女,她们生活在一个“女性沦为男性附庸”的时期,曾奋起抵抗,却依旧绝望,没人向她们伸出援助之手,逃跑失败,家暴也是家常便饭,看过她们会更懂得也更庆幸自己活在这个时代,她们的友谊很奇妙,读过这本书的女性应该会感叹良多吧,对了,女人记得尽力自己养活自己,这样过得会更肆意。

《许三观卖血记》

的作者是余华(他像块金牌匾),许三观用一次次卖血帮家里渡过一个个难关,看的时候心一直提着,因为我太怕他支撑不下去,也太怕这本书太现实,让人无法多一些幻想,主人公就是一个很真实的小人物,读这本书出了怕主人公死以外,其他都很“愉快”,有那么点诙谐的感觉在。

《王阳明心学》

是问一位书法艺术家借的,因为太喜欢王阳明了,看过《明朝那些事儿》,知道他“格竹子”,“知行合一”,还会打仗,崇拜得五体投地,于是就翻开了这本书,不像一般的小说,是传记,带有一定情节性,也加入了很多心学的脉络和王阳明先生的思想变化,适合静下心好好读,像我读完就记住一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心学太高深,一下子读不透。

《平凡的世界》

一共有三部,看着很吓人,但是很好读,就是不知不觉能读完一本然后特别有成就感的那种,讲的是一个时代(70年代到80年代中后期)一个村子里的故事,那个时代就是这本书的主人公,差不多是我们爸妈那个年代的故事,感觉领略了一次他们的小时候,对于那个时代,不管是爱情还是友情,会有遗憾也有不解,但是整体展现出来的生活跟我们的完全不同,观念也是,那时候跟小伙伴讨论了那个时代的思想,现在看起来是挺不可思议的。

《看见》

是柴静的一本自传集,里面提及了很多当年的社会重大事件,柴静以一个记者的角度写下很多自己的思考和情绪,非典那一段描述让我特别有感触,里面还记录了一些作为记者被采访者沟通的过程,感觉价值还是比较大的。

《撒哈拉的故事》

看完之后我拒绝三毛的其他小说,因为看了会很替三毛难过。我感觉她遭受了很多事情,遇到了很不好的人,但她总是用文字告诉我她过得很好,她太懂得苦中作乐了。我一想到那么爱她的荷西后来不在了,就没勇气再翻开她的任何一本书,我怕翻开的书里面她只剩一个人,但是依旧这样子过着。三毛的文字跟所有人的都不一样,因为她这个人就很特别,是一个奇女子。

《百年孤独》

这本小说吹爆,因为我根本没完全看懂里面的东西,但是看完以后两天都没缓过来,并且很受震撼,看到结局我感觉真是绝了,为什么绝了我不知道,我就感觉真是绝了。里面的人名重复的比较多,我看的时候用白纸记了一张家族人物图,每次人物出来的时候看一下就知道是谁了,主要我的脑子不好使,我的小伙伴看这本书就不需要用到纸和笔,因人而异吧,总之挺刷新我对名著的感官的。

《了不起的盖茨比》

讲的是一个好男人和一个坏女人的故事,我还没有看到过哪一个男人痴心到这个地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说的应该就是盖茨比吧,可以当成爱情小说来看,但是结局不好。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写的是曾国藩的一生,看完可以知道挺多历史知识的那种,书里会出现一些古籍的原文,我总是要查字典注音,作者很有功底,把曾国藩分析得很到位,顺便不得不提左宗棠的那种到位,很值得一读,除了引用的部分会稍微难懂一点,整本书脉络都很清晰,2和3我还没读,列入我下一份书单里了。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看这本书的感觉有点像我看《人间失格》那时候的状态,我能保证我一字一句读完了,但是真的没读懂,有情节的地方看懂了,其他一言难尽。属于需要留到再后期才能看的一本书。

《月亮与六便士》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像思特里克兰德这样的人太少了,万中能有一就是奇迹。现实中没人会放弃自己的所有去追求一个虚无缥缈的梦的,他做到了。所以有的天才被认为是天才真的本身就付出了太多的东西,在生前穷困潦倒,却在死后震惊世界。这本书的前面部分会难读一点,我第一次读的时候没挨过去,就放下这本书了,第二次才完整读完,挨过前面,后面真的很好看。

《阿Q正传》

这本书封面是那么写的,里面收录了很多鲁迅先生的小说,那段时间是一天看一篇,真的有点上瘾,还发现先生喜欢写神话,适合碎片时间看。

《鼠疫》

看这本书跟今年年初的这场灾难有关,读完以后也是深有感触,比较沉重,在鼠疫面前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我们无法苛责,事关生命,选择是一种权利。

《小妇人》

这本书是看了B站的推书视频,那个up主讲了很多本小说,就买了这本读,因为温暖吧,讲的是四个姐妹的故事,我爱她们每一个人,最爱马奇太太和乔,这本书能带给读者很多的温暖。

《安娜·卡列宁娜》

是一本被我“钻研”很久的书,因为比较长,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比较“外国化”,展现的是那个时代俄国上流社会生活,会涉及到一些土地方面的改革和探索,比较有深度,可以当成“那些上流社会的爱恨情仇之安娜传”来看,有时候能理解有时候又一头雾水,还涉及到了一些宗教的信仰,属于我这个年纪只能以“冰山理论”的方式阅读的一本书。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这本书今年太有名了,所以就买来看了一下,让我想到了《风雨哈佛路》这部电影,英文名是Educted,这本书告诉我们教育真的很重要,做出自己的人生选择也很重要,哪怕你的生命是父母给的,但是你的人生是自己的。

《霍乱时期的爱情》

马尔克斯另一部成名作,讲的是暮年之爱,垂垂老矣发现还有个人在等着自己,用一种“特殊”的方式,结局跟《百年孤独》同款惊艳,结局在前,回忆在后,有时候爱情和感觉一样奇妙,影响着很多人的决定。

《人生海海》

是一个英雄的大半生,带着一个外号“太监”的谜团贯穿了这本小说的始终,“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局外人》

这本小说很短,书很薄,开头跟结局都非常吸引人,有人说它可以跟《百年独孤》相媲美,我深以为然。真的很佩服加缪能在年轻的时候写出这样的小说,我们都做不了“局外人”,但书里的人可以。

《青春志》

是易中天教授写的一套书里面的其中一本,非常有历史和文化的底蕴,中文系的应该会很喜欢这本书(我猜的),具有独特的中华历史的气息在其中,而且可以澄清很对对历史的误解,比方说:在春秋,五十步是可以笑百步的。

《杀死一只知更鸟》

讲的是对黑人的种族歧视,歧视到把白的变成黑的,歧视到让每个人都变成瞎子傻子聋子。这本书里面的主人公的父亲是一位律师,也是一个父亲的典范,他认为孩子到一个时段说脏话是正常的,遇到打架事件会倾听两方的解释,跟自己的孩子成为朋友,以孩子视角写成的这本书,也告诉我们关于孩子的很多秘密。

《白夜行》

作为东野圭吾的成名作,比我手机里面的言情小说还要好看,看这本书的期间我抛弃了我的轻松文学:言情小说,一心一意对待这本书。

《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

一本成年人的童话,引发了我的一个大脑洞(详见之前发的读后感),总之我是不会成为圣地亚哥也不会去寻求我的宝藏,所以我没有奇幻之旅,只会有我平平无奇自得其乐的一生。

《1984》

是很压抑的一本书,那个世界压抑得厉害,但总有人在追求真实,向往自由,渴望知识,我以为这些人即使被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他们人性中的传统总会被延续。可最终 “在遮阴的栗树下,我出卖了你 你出卖了我”。《美丽新世界》里的约翰没有活下来,让人难受,《1984》的温斯顿活下来了,却让人体会到最深切的悲哀。(源自我自己的朋友圈)

从6.30的23:30到7.1的1:35,终于对这半年有了一个很小的总结,对自己感到欣慰并且觉得头发马上要掉光。

晚安,期待2020的下半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