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动笔以后,动笔也是一种“勇气”~一月过半,总要给读完的书一个属于自己当下阶段的“定义”。

《夜莺》

以女性视角描写战争下的女性很少见,《夜莺》是我读到的第一本,伊莎贝尔从小叛逆,在二战中成了代号“夜莺”的反法西斯联络人,救援对敌前线坠机的飞行员,而姐姐薇安妮送走了上战场的丈夫,独自在家抚养女儿苏菲。在同样艰难的生活中,两姐妹踏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伊莎贝尔是用实际行动对抗法西斯的那一部分人,她每一步都走在刀尖上,一不小心就会因身份泄露而被抓捕;薇安妮是战争下大部分女性的形象,她懦弱、胆小,但努力跟德国军官周旋,尽可能保护身边的每一个人。在战争之下,没有一种特定的“英雄主义”,我们总有想要保护的人,不管为了满目疮痍的国家还是受到欺压的周边人群,能冒着生命危险迈出的每一步,无论大小,都是一种勇敢。

看这本书像看了一部小说,会因为主人公的选择而感动,也会因为法西斯的行为而愤怒,但是止步于此。她只是很单纯地让我走进那个世界,读完,再走出来,至于对我走出这个故事以后的每一步,则是可有可无。

《在你们离开以前》

有时候,跟父母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禁忌”,我们应该知道应该怎样对待他们,但是前提是我们有属于自己的人生。作者用父母在世的时间带他们去旅行,跟他们聊很多他们不愿意说起的事情,帮他们解开心结,也慢慢完成一场告别。他采访很多不同的子女,从他们的讲述中,知晓生离死别之时他们对于上一辈的懊悔与难过,我们总是经历这样的悲痛,总会在一个阶段告诉我们自己的孩子:“你的妈妈没有妈妈了。”涉及血脉相连的亲情,我们总是容易泣不成声。

有很多次读到里面的故事感觉看到了以后的自己,从来都知道有时候言语伤人伤到的总是亲人,总希望能从情境里退一步,做一个很好很好的子女——但是太难了,从懂得到做到,不知道要花多久的时间,也不知道剩下多少时间,能让自己完成转变……

我们不曾以打开自己的方式打开我们的父母,甚至我们现在都很少打开自己,而他们总是用期待的目光等待我们,我知道做父母很累是因为从自己的父母身上看到多于自己很多倍的疲惫……

但是如果可以,并不想做一个等子女来“打开”自己的上一辈,想做一个“你的人生是你的人生”“我的人生是我的人生”“你对我很重要但是自己的人生也很重要”的上一辈,很怕爱多了变成一种负担,也怕付出多了成为一种理所当然,我应该知道并且告诉自己每一个人的人生同等重要,包括我自己的也是,我可以奉献如果我在奉献里找到自己的价值,但是我总还是希望自己在那个“度”的周围,特别是将来那个“ta”成长,而我明确知道我会是越来越暗淡的一束光。

《人生》

路遥的书有一种对土地最朴素真切的爱。

我们这个时代,机械代替人力,农民越来越少,我们这一辈,不曾像以前的人们一样,有真切感受土地、触摸土地的时候,但是读到路遥书中对于那个年代农村的描写、农民的姿态,总是感觉亲切又舒服。其实我们不曾离开土地,只是不再像以前的人那样热爱。

书名叫人生,写的是高加林的人生,高加林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回村当了个教书先生,后来被人顶替了资格,回到农田开始当农民,当了不久,叔叔就升官到了本地,底下的人为了拍马屁,给他找了份县城当记者的工作,最后又因为被人举报,又回到了农村。

人生是跌宕起伏,也是戏剧化十足。

我们往往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遇到什么人,会碰上什么事,高加林是有才华的,他有那时候做记者的基本素养和对文字的把控能力,但是他得到这份工作的方式是错的,可是如果没有错误的方式,在农村长大的高加林是没有机会的,这就是一个那个时代的悖论——我有才华,但是我无处施展,我有能力,但是我无法证明。那个时代的很多人总有一个时刻或者一生都被困在这样的困境里,这是那个时代的悲哀,也是这个时代的幸运。

小说结尾处,高加林跪在德顺爷爷脚下,手抓黄土沉痛地呼喊,我的亲人啊……在那个时代,大家靠着土地养活自己,土地不曾背叛,土地总在那里,哪怕你去哪里遍体鳞伤,总是有土地能抚慰你——这是我喜爱阅读路遥书籍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为读者,我不知道高加林后面的路会怎么走,我也不知道他回了农村以后会怎么样,路遥没有写出来,那后面的故事,就在不同的人心里有了不同的模样……

在高加林的这段人生中,出现了两个女人,我想没有人会不喜欢巧珍,所以也就不想写到另一个不怎么喜爱的黄亚萍了。